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現代性與華語
Modernity and Mandarin 
開課學期
111-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汪俊彥 
課號
PTCSL7258 
課程識別碼
146 M06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綜607 
備註
開放中文所、語言所選課。兼「臺灣研究學分學程」藝術與人文領域。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軸聚焦於現代華語的歷史與文化經驗,以各種文學作品、影像、劇場表演等文獻與史料為基礎,思考華語在現代與當代全球語境中的理論與實踐。課程以「現代性」(modernity)為核心,期待透過歷史條件、論述構成、物質環境等面向切入,探討其思想與認識的生成、困境與批評。課程關照現代性既一元又多元的面向,挑戰現代性之於時間敘事、空間流變、文化權力等的可能。本課程認為現代性議題,無法被單一學科所涵蓋;任何單一而自成領域的知識系統都無法盡然掌握現代性。在期待打破既有知識範疇的前提下,本課程鼓勵學生由歷史位置切入,針對現代性提出任何有見地、有脈絡的批判。
本課程以學術理論為文本,不企圖以現代性作為概念先行,對任何單一文學作品提出解釋;相反地,本課程期待學生以現代性本身的物質性與精神性作為批判性認識的起點,在自行的研究興趣與材料中,發現華語與世界的跨國理論基礎,將華語置於多種文化政治與身份演繹的脈絡,處理華語與地方、國家與跨國種種脈絡下的辯證與差異。 

課程目標
1. 對現代性與語言有基本認識。
2. 認識華語文化理論。
3. 提出華語的歷史性與批判性思考 
課程要求
待補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0  課程介紹 
第2週
2/27  【華語的發明】
Benedict Anderson 〈民族意識的起源〉
胡適:《歷史的文學觀念論》(1917)、《建設的文學革命論》(1918) 
第3週
3/05  【現代性】
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兩個歐洲、兩種現代性〉 
第4週
3/12  【歷史化與現代性】
Eric Hobsbawm, 《革命的年代》11-113,317-66
Immanuel Kan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What Is Enlightenment? (1784)
Michel Foucault. What is Enlightenment? (1984) 
第5週
3/19  【現代性的批判】
孫歌 〈尋找近代:來自日本的思考軌跡〉 
第6週
3/26  【停課一次】 
第7週
4/02  【春假】 
第8週
4/09  【華語與現代中國(一)】
黃錦樹 《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 15-78 
第9週
4/16  【華語與現代中國(二) 】
章太炎〈論語文文字之學〉 
第10週
4/23  【華語與現代中國(三)】
梁啟超〈國性篇〉 
第11週
4/30  【現代華語的跨國視域】
〈一生吃「國語飯」的學者社長─洪炎秋〉、《語文雜談》
許壽裳《怎樣學習國語和國文》 
第12週
5/07  【華語與現代臺灣(一)】
表演、認同與語言:殖民時期臺灣劇場 
第13週
5/14  【華語與現代臺灣(二)】
日本殖民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第14週
5/21  【華語與現代臺灣(三)】
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話文論戰 
第15週
5/28  【華語語系及其問題】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 
第16週
6/04  學生報告 
第17週
6/11  學生報告